中新网广州12月2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2日在广州开幕。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在当天举行的平行论坛上表示,香港未来会不断研究探讨政策的衔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此同时,应发挥香港国际化特点,协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行业规则的引领者。
谭耀宗参加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平行论坛。何俊杰摄
谭耀宗指出,在粤港澳政府共同努力下,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在各方面制度的互联互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比如,广东出台《“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受到了香港社会的高度关注,数字湾区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三地居民工作、生活以及商业发展带来便利;而在法律方面,《内地民商事判决(相互强制执行)条例》已经在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这不仅给两地居民带来保障,在港的外国商界也将可受惠于两地建立的司法互助机制,获得更多保障;在民生方面,广东出台以及落实了多项给予香港居民同等待遇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加速大湾区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让香港居民分享大湾区发展的红利,推动人心回归。”谭耀宗说。
在未来的发展中,谭耀宗表示需要在香港与内地制度衔接中作更多创新的探讨,进一步加大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融合,发挥香港的优势。
谭耀宗表示,香港在医疗、知识产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香港将会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一起共同协商和研究如何将两地行业规则进行对接,从而走向世界。
“据我所知,现时香港与内地医疗系统已经开始‘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的合作,该份标准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牵头制定,未来有助于大湾区医疗标准与国际衔接。”谭耀宗说,希望香港能帮助更多行业探索如何对接规则,让大湾区的标准能走向世界。
谭耀宗还认为应该发挥好香港联通国际的作用,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发展却不甚了解。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联通世界方面有着优越的基础和条件,可以用西方社会易理解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发展理念。”他说。
对此,谭耀宗认为,香港可以推出更多便利游客到大湾区旅游的措施,如加快推进“一程多站”式旅游模式实施,增加湾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下,香港的金融市场亦受到影响。谭耀宗认为,未来香港可以发挥和强化自身连接内地、联通亚太地区等传统优势,以及税率、货币自由兑换等制度优势,持续发挥金融“超级联系人”作用。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才,让更多企业体会与分享到“一国两制”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红利。
青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力军。谭耀宗也提及青年工作,他认为香港社会会加倍重视青少年问题,“因为青年发展得好,香港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完)
十四团把“百果之王”蓝莓作为助农增收的“短、平、快产业”重点培育。孙燕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日电(史玉江 曹静洁)近日,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金杨镇蓝莓种植基地,在温暖湿润的氛围中,一行行整齐的盆栽基质蓝莓映入眼帘。
今年以来,该团把“百果之王”蓝莓作为助农增收的“短、平、快产业”重点培育,打造集种植示范、农技培训、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智慧蓝莓种植基地。
当地将“以点带面”发展现代浆果产业。孙燕 摄
记者注意到,占地约5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内有多功能日光温棚10座,室内有多通道施肥机、营养液配置罐、RO制水设备、水坦克、高压迷雾机、负压风机、环境数据收集处理器、墒情数据收集处理器及物联网综合数据收集处理器等设备。
“这套设备能结合基地实际情况实时监测,通过5G物联网平台监测数据自动计算、自动启停,对植株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山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胡洪菲指着一株蓝莓树告诉记者,“这就是花芽,看到花芽就预示着蓝莓快要开花结果了,按正常情况,现在正进入开花季。“
胡洪菲称,“在新疆种植蓝莓,管理技术要求较高。我们在种植工艺和水肥、植保配方上,对植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要时时调整管护对策,以突破‘种不好’蓝莓的瓶颈。“
据介绍,蓝莓属于小浆果类,是水果界的皇后,其内含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尤其 SOD、鞣化酸、Y-氨基酸等抗衰老、防癌物质含量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9月投放的1.5万余株蓝莓苗已含苞待放,第一年产果大约15吨,第二年预计产量在45吨,产值约在2000万元。”该团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计划扩大蓝莓种植面积,“以点带面”发展现代浆果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