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2月2日电(王逸飞 张煜欢)11月30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举行。这场座谈会释放了什么新信号?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什么新推力?如何继续做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记者就此采访浙江多位学者。
长三角地区重要铁路货运编组站铁路乔司站俯瞰图。铁路乔司站供图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认为,此次座谈会释放的新信号是,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重大问题,三省一市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也呈现出新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是未来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枢纽’,关系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定力’,也是在各种‘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这是我们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期待,也是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使命。”兰建平说。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包海波则用三个“度”概括此次座谈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的新推力。
在他看来,首先是延伸了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长度”,催生一批“更具创新活力”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长三角在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已经有了良好基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一批‘更具创新活力’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新样板。”包海波说。
其次是加快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进度”,为建设统一大市场、培育更多区域发展共同体树立新样板;三是突破高层次协同开放的新“高度”,为长三角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2018年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已完成完整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层面的合作。新的五年亟需推进战略部署的落地见效,从项目协同层面向打破行政壁垒的制度创新层面走深走实。”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苏斯彬也提出,特别是面对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与贸易治理体系变革的形势下,长三角地区更应扛起时代的新使命新要求,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关于此次座谈会中提到的“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苏斯彬具体分析称,未来长三角地区要梳理产业转型升级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建立协同攻关项目库,采用联合招标、揭榜挂帅等方式进行联合攻关,同时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对接合作的平台载体、政策配套等,鼓励龙头企业跨区域布局。(完)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于11月25日首播以来,口碑与热度持续走高,累计收获37个热搜热榜,总触达人次超10.6亿。
首期节目聚焦的里耶秦简,是我国21世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些珍贵的简牍为什么会被深埋于古井之中?两千多年前的“加急快递”什么样?如今,里耶古城遗址考古又有何新发现?12月2日(本周六)20:00档,《简牍探中华》第二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与广大观众继续探秘里耶秦简。
专家发布里耶古城遗址考古最新发现
“引领我们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一片简牍就是一段从前”……首期节目播出以来,里耶秦简背后的历史原貌和文化精神令观众深受震撼,值得期待的是,即将呈现的第二期节目中又有新的惊喜接踵而至。在访谈现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发布了里耶古城遗址考古最新发现,他表示:“今年,我们湘西组织业务人员队伍对城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勘探,在城里又发现11口井,旁边还有水塘,城外也有2口井,从井里带上来的有机质竹木材料,形状非常接近简牍。”这意味着里耶古城遗址很可能有新的简牍出土,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历史场景将复现。
除了考古新发现,节目还将揭开里耶秦简博物馆两个镇馆之宝——“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和“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的神秘面纱。九九乘法口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流传甚广,虽多见于传世文献,但先前未出土过汉代以前的实物。里耶秦简“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是目前世界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实证了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九九乘法口诀,比西方早六百多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特别指出,我们现在的乘法口诀从“一一得一”开始,而里耶秦简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最后也不落到“一一得一”,而是“二半而一”,这说明当时已有分数的概念。
两千多年前的“加急快递”什么样?节目中,专家团也将带领观众了解秦朝完善、高效的邮传系统,认识被称为“中国最早信封”的“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据介绍,这是一块邮书封检木牌,上面短短的七个字体现收信地和“直达”的邮递方式,当时的紧急邮传文件则会注明“以利足行”,要求由善跑者传递,有的甚至会标注“急急急”。
在戏剧演绎中感受文化传承
作为首档聚焦“简牍”的全新力作,总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简牍探中华》探索出“实景戏剧”的方式,以普通小人物为切口,帮助观众透过历史烟云,触摸一个个从简牍的字里行间“活起来”的人物、场景、事件。
随着秦统一天下,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秦政无论诏令下达,还是下情上达,须用书面形式,可谓无事不成文。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西北大学教授王子今表示:“战国以来,行政方式走向成熟,行政管理范围也在扩大,文书的作用也就显得更为突出,里耶秦简体现了从战国官文书到秦官文书的演进。”根据里耶秦简原始记录,并经过与专家组的多轮讨论,本期节目将借助县丞“昌”与令史“华”的视角,多维度解读秦朝文书制度的严谨,重现迁陵县十余年内的历史原貌。
两千多年前,秦吏在尺牍间记录时代变迁;两千多年后,我们从简牍中汲取智慧力量。首期节目,令史“华”和县令“禄”曾跨时空合诵《诗经·秦风·无衣》《楚辞·九章·橘颂》,带领观众读懂秦楚文化融合的深刻内涵。随着剧情发展,象征着汉承秦制的《大风歌》将在本期节目登场。看到戏剧末尾,演员们深情吟诵这三首不同时期的诗歌,蒙曼动容道:“汉承秦制不只是继承,而是扬弃,它继承秦朝的钢筋铁骨,又给骨架充实上血肉,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交往、交流、交融着,也一代代地传承、创新着。所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们把文化传承好,也就守住了中国的‘四方’。”
里耶秦简的故事仍在上演
12月2日(本周六)20:00档
敬请关注大型文化节目
跟随“简牍”探寻巍巍神州、泱泱华夏!